盲孩子们在赛场上
每一次摔倒都让老师们感到揪心的疼
盲高一姜冲同学在运球
准备射门
盲高二刘元昊同学摆脱对手(橙色衣服为刘元昊同学)
激烈的比赛现场
10月23—28日,郑州市盲聋哑学校盲人足球队代表河南省参加在北京中国残疾人运动管理中心举办的“三菱友谊杯”2016年残疾人民间足球争霸赛总决赛,来自17个省区市的34支残疾人足球队共408名残疾人运动员在为期6天的比赛中展开角逐。
10月24日,在北京中国残疾人体育管理中心足球场上,比赛正式拉开了帷幕。虽然天气已寒,但战火重燃,硝烟弥漫,球员们热情高涨。比赛中,双方都使出全力,你拼我抢。不断地奔跑让双方的球员都大汗淋漓,但却没有一个人停下奔跑的脚步,“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是这群盲孩子在球场上的真实写照。他们如匹匹草原上脱缰的“野马”,为自己的梦想追逐奔跑。很难想象,这是一群眼睛看不见的盲孩子。最终,在首场比赛中,郑州市盲聋哑学校足球队代表河南2:1完胜湖北队。
然而,接下来的比赛却并不那么顺利。在与山东队的较量中,队员们由于首次参加比赛,经验有限,而对手却是身经百战的老选手,孩子们在进攻时不同程度的受伤,导致比赛失利。他们有的牙齿断了无法吃东西,有的嘴破了缝了针,还有的腿受伤了……每一个孩子受伤的消息传来,都让在校的老师们感到心疼,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揪心的疼。队员之一——盲高一的陈彦通同学用文字记下了这段不同凡响的经历,令人为之动容——
“第一次与热血沸腾的比赛气氛如此近距离接触,对于我们,自然有不同的反响。勇气,并不像想象中那般吝啬,反而自然的慷慨解囊。负伤,也不如预料中那般痛苦,却给了我们更加坚定的力量。球场上,一粒进球,一脚打门,或者仅仅是一个漂亮的摆脱动作,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胜利。最大的收获不在于成绩,而在于不断挑战并超越自我的信心和点点滴滴的改变。比赛虽跌宕甚至随时可能亮出潜伏着的危险,却一次次告诉我们,当上场前一起呐喊加油时,当对方进攻可能威胁到自己球门时,当大家奋力满场追逐勇猛拼抢时,当队伍中有人受伤时,当裁判吹定比赛胜利时,当丢一球的比赛过后一起不服输的商量战术时,自信,团结,勇敢,顽强,这一切的一切究竟可以发酵出多么庞大的力量。是的,因为成功只会给我们更多动力,而不会留下别的什么;失败也不能带走几乎拧成实质的精神,只会让我们越战越勇。是的,因为我们的心有同一个归属——团队,我们共同的信仰。”
据了解,郑州市盲聋哑学校盲人足球队成立于2016年初,共有八名队员,队员年龄平均15岁左右。球队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每周会有三次集中训练进行攻防演练、带球前进、射门、体能训练等项目。由于孩子们有视力障碍,因此他们踢的足球相比普通足球来说会发出特殊的声响,这是为了让他们能够通过声音来判断球的位置。看不见队友,就用手搭着对方的肩膀,组成一列纵队;踢不准球,教练就会大声呐喊,提醒上场的选手。在教练的指导下,盲童全靠耳朵来判断足球和队友的位置,难度可想而知。
本次比赛除了盲人足球外,还有聋人足球和特奥融合足球两个组别。今年7月至8月在沈阳市及武汉市分别举行了南北分区赛,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的44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此项赛事于2015年首次举办,现已扩大为涵盖不同残疾类别、面向基层社区和学校、分级举办、辐射全国的一项残疾人群众性品牌赛事,得到了基层残疾人足球爱好者的积极评价和广泛参与。